《表1 稻田、林地和茶园不同土层土壤性质的方差分析》

《表1 稻田、林地和茶园不同土层土壤性质的方差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典型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英文小写字母表示稻田、林地和茶园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性质之间的差异,字母相同表示无显著差异,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对3种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方差分析(表1),结果表明:0~5 cm深处林地土壤容重显著高于稻田(P<0.05),林地和茶园间差异不显著;而当土壤深度>15 cm时,稻田土壤容重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P<0.05)。稻田表层(>5~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P<0.05)。稻田各层次土壤粉粒含量均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P<0.05),而黏粒含量在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差异不显著。稻田土壤pH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P<0.05);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差异也不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差异较大,在0~10 cm土层稻田、林地和茶园3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20 cm深度以下,茶园土壤硝态氮含量升高,显著高于稻田和林地土壤(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