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间伐强度红松人工林试验区基本情况》

《表1 不同间伐强度红松人工林试验区基本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红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本溪县草河口镇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红松林内,本试验林分营造于1949年春,造林密度为3 500株·hm-2,苗龄6年生,造林前是天然次生林采伐迹地,造林成活率95%[13]。固定样地设置于1967年春,当时林龄为18年生,间伐强度以单位面积保留林木株数确定,分别设置面积各为1 000 m2的试验小区5个,最初各试验小区分别保留800、1 200、1 600、2 000株·hm-2、对照区为2 380株·hm-2,与对照区相比采伐强度分别为66.39%、49.58%、32.77%及15.97%。此后又经过1984年、1996年、2005年、2012年共5次间伐,其中对照区为从未进行过任何人为干扰的林分,通过自然稀疏保留到2017年,株数为1 070株·hm-2。本研究中按照间伐强度将人为经营干扰等级划分为5级:其中极强度(150株·hm-2)、强度(210株·hm-2)、中度(310株·hm-2)、弱度(470株·hm-2)、对照区(1 070株·hm-2),目前林分基本稳定,林下植被近3年变化较小。本研究选择其中的极强区、中度区和对照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树干径流产生过程的影响,各试验区林分基本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