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层移输沙悬沙浓度试验测量条件汇总》

《表1 层移输沙悬沙浓度试验测量条件汇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振荡流层移输沙条件下悬沙层泥沙扩散系数垂向分布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过往的研究中,有许多关于层移输沙悬沙浓度的试验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泥沙粒径、水质点振荡速度和波浪周期等因素对悬沙浓度的影响。以振荡流水槽试验为例,在二阶斯托克斯振荡流作用下,O'Donoghue&Wright的试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泥沙粒径越小,时间(周期)平均悬沙浓度(以下简称“时均浓度”)越大[2]。然而,Dohmen-Janssen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弦振荡流加定常流条件下,细沙的时均浓度大于中沙,但中沙和粗沙的时均浓度基本一致[3]。对于水质点振荡速度的影响,现有的试验数据表明,无论是纯振荡流还是振荡流和定常流共同作用,随着均方根速度的增大,时均浓度均增大[3-7]。然而,在振荡流周期影响方面,现有的试验数据结论并不统一。在正弦振荡流加定常流条件下,Dohmen-Janssen的试验表明长周期条件下的时均浓度更大[3];而在二阶斯托克斯振荡流作用下,随着振荡流周期的减小,时均浓度可能增大[2]、减小[3-4]、甚至不变[8-9]。上述相应的试验条件汇总于表1。其中d50表示中值粒径;urms为均方根流速,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含定常流的试验,其urms是振荡流和定常流速度共同计算的结果;uc为定常流流速;T为振荡流周期。试验编号的命名规则为“作者+均方根流速+周期”,对于涉及到不同粒径的试验,编号时在作者后面用“F”、“M”、“C”作为标识,用于区分细沙(F)、中沙(M)和粗沙(C)试验。表1中所有试验的悬沙浓度测量方法均为横向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