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稀有鮈鲫对不同污染物敏感性排序》

《表1 稀有鮈鲫对不同污染物敏感性排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稀有鮈鲫物种敏感性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与水质基准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按照1.2节所述方法搜集重金属(Zn2+、Cu2+、Cr6+、Hg2+)、VOCs(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胺类有机物(对氯苯胺、3,4-二氯苯胺)、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和农药类有机物(毒死蜱、丁草胺、乙草胺、三唑酮)的毒性数据,对毒性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由表1和图1可见:(1)在所有物种的敏感性排序中,鱼类通常不是最敏感物种,但鱼类是除甲壳和软体动物外,敏感性排序最靠前的水生生物,其中鲤科鱼类———稀有鮈鲫在全部物种中的排序比较靠前(平均累积概率为46%).稀有鮈鲫对重金属(Cr6+除外)和农药类有机物反应都较灵敏,平均累积概率分别为37%和26%.在VOCs中,稀有鮈鲫对三氯乙烯最敏感,平均累积概率为6%;对四氯乙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敏感性较低,平均累积概率分别为79%和80%;稀有鮈鲫对三氯异氰尿酸和苯胺类有机物敏感性适中,平均累积概率分别为50%和59%.(2)在鱼类敏感性排序中,稀有鮈鲫对各类污染物(四氯乙烯、DBP除外)的敏感性排序均处于靠前位置且位置稳定,在全部鱼类中的平均累积概率为38%.稀有鮈鲫的敏感性一般低于虹鳟鱼等鲑科鱼类,但高于花鳉科鱼类(剑尾鱼、孔雀鱼等),在鲤科鱼类中属于较敏感的物种(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