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广西西江流域贫困发生率的自然因子交互作用》

《表1 广西西江流域贫困发生率的自然因子交互作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西江流域贫困特征及致贫因子的地理探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C为影响因子;PD为贡献率,即影响因子对贫困发生率的解释力;E>F为非线性协同作用,E

地理探测器中的交互作用模块可以对影响因子进行交互探测,大部分自然因子之间具有双协同作用(表1),说明自然因子叠加可以增强对贫困发生的影响,其解释力较大的自然因子依次为海拔∩土壤(0.340 0)、降水∩土壤(0.338 4)、海拔∩降水(0.335 7)、气温∩降水(0.311 6)、海拔∩气温(0.2943)、气温∩土壤(0.284 2)、海拔∩坡度(0.276 9)、海拔∩坡向(0.273 5)、坡度∩土壤(0.255 5)。坡向与海拔、土壤、降水、气温、坡度的交互为非线性协同作用,说明坡向增强海拔、土壤、降水、气温、坡度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气温与降水也为非线性协同作用,说明气温增强了降水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坡度与降水、气温的交互也为非线性协同作用,说明坡度增强降水、气温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此,坡向、坡度和气温可以作为辅助因子用于贫困发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