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岳西县潜在生态廊道重要性识别》

《表2 岳西县潜在生态廊道重要性识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MCR模型的大别山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异质性及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表中1~10数值表示各生态源斑块的序号,按顺序分别表示:1为“鹞落坪自然保护区”、2为“驮尖风景区”、3为“明堂山风景区”、4为“天峡风景区”、5为“司空山风景区”、6为“妙道山风景区”、7为“天仙河景区”、8为“云峰峡谷景区”、9为“乐诚寺旅游景区”、10为“

本文利用ArcGIS 10.2,以选取的生态源地斑块作为源输入。首先利用Cost distance建立生态源累积耗费阻力面,结果显示,岳西县生态累积耗费阻力面中最低阻力值为0,最高值为52782.8。高阻力值主要分布于县域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区域内有城镇和乡村分布。低阻力值区域分布较广泛,主要在县域西南部,范围内为生境质量较高区域,见图6。其次,基于生态源累积耗费阻力面,应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采用Cost path工具分别生成每个生态源地斑块与其他生态源地斑块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路径,从而构成研究区的各生态源斑块间的潜在生态廊道,最后计算各潜在生态廊道的累积阻力值。见表2和图6。本文共生成90条潜在生态廊道,通过重力模型计算,提取识别重要廊道21条,其中重要性值在50~100之间的二级潜在廊道8条,重要性值大于100的一级潜在廊道13条。重要性小于50的为一般廊道,共69条。研究表明,一级、二级廊道为面积较大的核心型、中枢型生态源斑块之间的生态廊道,是物种间流通的低阻力通道,为生态景观网络结构中的关键部分。除此以外的一般廊道主要表现为距离较长、所穿越的阻力区等级种类多,因此累积阻力值较大,不利于生态流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