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基于ISSR和SRAP分子标记栀子3个居群的Nei’s遗传相似系数 (右上角) 和遗传距离 (左下角)》

《表5 基于ISSR和SRAP分子标记栀子3个居群的Nei’s遗传相似系数 (右上角) 和遗传距离 (左下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ISSR和SRAP标记的栀子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利用分子标记扩增的条带矩阵得到栀子3个居群的Nei’s遗传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表5)和UPGMA聚类图(图2)。ISSR数据中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42 2~0.150 5,遗传相似系数为0.860 3~0.958 6,西南居群和华中居群相似系数最大,表明这2个居群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程度最高。利用ISSR矩阵数据得到的UPGMA聚类图(图2)显示,在相似系数0.82处,西南居群中的资中种源、武汉种源、德江种源和凯里种源聚在一起,和实际居群一致,其余种源并不能有效聚类,除了在相似系数0.74处,浙南居群中的平阳种、泰顺(百年生)种、泰顺(10年生)种和文成种被聚在一起;类似结果在ISSR+SRAP聚类图(图2)中显示,在相似系数0.76处,浙南居群中的平阳种、泰顺(百年生)种、泰顺(10年生)种、福鼎种和文成种被聚在一起,其余种源在相似系数0.69处被聚成一类;与实际居群分类最接近的是基于SRAP矩阵数据得到的UPGMA聚类图(图2),在相似系数约0.70处,3个居群21个种源被分为2大类,I类群为浙南居群,II类群为西南居群和华中居群聚成一类;通过对SRAP标记结果进行主坐标分析生成三维图(图3),其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