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黏土水化水的相对平衡压界限》

《表2 黏土水化水的相对平衡压界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黏土表面水化水定量测试与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1可知,黏土晶层膨胀过程呈阶梯型增长,存在4个明显台阶。当0≤p/ps≤0.3时,d001值无明显变化,说明第1水分子层还未完全形成,但黏土晶体断口及晶角已开始吸附并生成表层水化物。当p/ps=0.33时,测试黏土的d001值骤增到12.81(Δd=2.72)晶层膨胀间距恰好相当于1个水分子的距离(受限状态下水分子的直径为2.7[23]),标志着第1水分子层完全形成。0.33≤p/ps≤0.75为第2水分子层形成区间,到p/ps=0.753形成第2表面水化吸附层(C轴间距d001=15.53,Δd=5.44,相当于2层水分子间距)。根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的研究[22-23],前2层水分子具备典型的冰川岛特征以及固态结晶水的特性,属于固态范畴。当p/ps=0.843时,黏土基底面间距膨胀量相当于3层水分子厚度,这种吸附特性直至p/ps=0.925时(Δd=8.14)结束,晶层膨胀量相当于3~4层水分子的厚度。黏土的后续水化过程所吸附的水分子处于多层、连续状态,松散而弱的吸附水(渗透水化水)与之共存,同时伴随有毛细管凝结现象,直至p/ps=0.98结束。当p/ps≥0.98时,黏土开始以恒定速度吸附水分,有自由水产生,最终确定黏土水化水的相对平衡压界限(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