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土地利用类型基本概况》

《表1 土地利用类型基本概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宁夏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F=农田,Q=弃耕地,G=天然草地,N=人工柠条林地,Y=杨树林地;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研究样地包括农田(F)、弃耕地(Q)、天然草地(G)、人工柠条林地(N)和杨树林地(Y)5种土地利用类型。该研究区域农田以种植玉米(Zea mays)为主,平均高度为2.52 m,行距为75 cm,株距为25 cm,面积为11.8 hm2。由于该区域降雨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农田在耕作6年之后常常由于农作物产量下降而导致弃耕,本研究弃耕地自然恢复草地面积为15.8 hm2。同时,在严重退化地段为了防风固沙和改善土壤环境,常常采取人工种植柠条林或者杨树林的措施促进植被恢复。人工种植柠条林(Caragana)平均冠幅为0.42 m2,平均密度为0.52株·m–2,面积为15.3 hm2,株距为7 m,行距介于5—8 m之间。人工种植杨树林(poplar)平均高度为4.5 m,胸径为9 cm,株距为5 m,行距介于8—10 m之间,面积为14.0 hm2。另外,该区域自2003以来施行禁牧政策,促进天然草地恢复,亦是一种重要生态恢复措施;本研究自然生长草地面积为13.3 hm2。目前,该区域存在农田、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天然草地、人工柠条林和杨树林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为本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样地模式。该区域地表植被主要包括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中亚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等。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