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处理镇麦12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表4 不同处理镇麦12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播量和肥料运筹对强筋小麦镇麦12号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播量增加,小区实产极显著增加,其构成因素穗数、单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数是播量提高从而使得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单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与产量呈负相关,理论产量与小区实产的相关性一致。随着施肥量增加,小区实产亦极显著增加,穗数仍为施肥量增加从而使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但B2处理的理论产量最高,与B3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这源于B2处理的单穗实粒数极显著高于B3处理,从绝对数值看,无论是小区实产还是理论产量,B1与B2、B3处理的差值较大,说明B1处理施氮240 kg/hm2对产量形成极为不利,不能充分满足镇麦12号的需肥量。随着氮肥后移,小区实产和理论产量表现为C1>C2,且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虽然C2处理的穗数极显著高于C1处理,但单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形成发挥了决定性的正效应。从播量、施肥量、施氮比例三者的互作效应看,T15处理小区实产和理论产量最高,说明播量为228.15 kg/hm2、施氮量为300 kg/hm2、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的条件能够较好地协调穗数、单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获得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