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历史自然植被类型转变后造成的土壤碳密度变化a)》

《表1 历史自然植被类型转变后造成的土壤碳密度变化a)》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300年中国耕地开垦导致的碳排放估算》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 负值表示土地垦殖后土壤碳密度下降,正值表示上升

土壤类型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形成的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各土壤亚类的平均碳密度引自李克让(2002)的研究结果,对所缺少的14个土壤亚类以赖力(2010)提出的对应土类平均碳密度替代.人类农业垦殖活动会引起土壤肥力增加或退化,现代土壤碳密度较历史时期有所增减,须进行适度修正.研究表明,由于土壤输入碳源减少和土壤扰动加速了碳素分解,森林开垦后的20年内土壤碳库快速下降20%左右,随后缓慢下降达到新平衡,这一过程可持续20~50年(Stenvensen,1994;Janzen等,1997),毁林或改变林地利用现状会造成土壤有机碳损失20~50%(Eswaran等,1993;Post和Kwon,2000;Follett,2001);草地开垦后,在40年连续耕作下土壤碳密度可下降20~40%(王艳芬等,1998;Elberling等,2003);荒漠开垦后连续耕作50年,土壤有机碳密度较原始荒漠状态增加7.74%(许文强等,2010);沼泽开垦为耕地后的30~40年内土壤有机碳将趋于相对稳定,而1m深土体碳储量减少可达77~87%(苏艳华和黄耀,2008).基于上述分析,历史自然植被中的森林、灌丛、草地和沼泽开垦为耕地后,土地碳密度较原始植被状态将有适度下降;而将荒漠垦殖为耕地,经过较长时间的持续耕作后,土壤碳密度将适度上升.为表征历史时期土壤扰动的不同程度,本研究设计了土壤碳密度变化的低、中和高三种情景,相应变化系数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