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6—2017年镇痛药物的使用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表2 2016—2017年镇痛药物的使用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6—2017年咸阳市中心医院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无数据

自20世纪80年代,WHO推出的癌症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指南迅速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同样应用于广大慢性非癌痛和急性疼痛患者的治疗[4]。三阶梯镇痛,简单说来就是将患者疼痛程度按轻、中、重度分类,分别对应第一阶梯~第三阶梯,而每一阶梯都规定了相适用的镇痛药物。从表2、3来看,重度疼痛用药(即第三阶梯用药)的使用金额占比最大,比例高达73.18%,但DDDs构成比却居于20%左右,这主要与该级别药物品种多,药品单价相对较高,部分药物适用人群较为固定且广泛呈正相关性,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主要用于手术诱导麻醉及术中、术后镇痛,所以随着三级医院手术量稳中有升,此类药物的使用金额随之缓慢上升。中度疼痛用药主要为弱阿片类药物,随着三阶梯镇痛的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新的治疗理念也不断更新,其中弱化二阶梯的治疗理念,即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度疼痛所显示出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5]。第二阶梯药物在两年中的使用金额比例分别为0.82%、1.12%,DDDs占比分别为3.87%、4.89%,整体使用率较低,这主要与临床弱化二阶梯用药有一定关系,另外,二阶梯药物的品种相对较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主要用于各种轻度疼痛,价格相对较低,可以从表中看出,相比于第二、三阶梯药物,第一阶梯药物使用总金额居中,但使用倾向性很高,药品使用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