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比较》

《表2 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0年综合性ICU血培养阳性病原学回顾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一患者因大于3d后仍旧存在多次检出同一株同种同源病原菌,故实际检出病原菌为4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3株(56.0%),革兰阴性菌165株(38.9%),真菌26株(6.1%)。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36株(32.1%)最多,其次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5株(13.0%)、肠球菌属细菌37株(8.7%)、其他革兰阳性菌5株(1.2%)。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136株(32.1%)最多,其余依次为非发酵革兰阴性菌26株(6.1%),其他革兰阴性菌3株(0.7%)。按病原学检出率排前6位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9.6%)、大肠埃希菌(18.4%)、金黄色葡萄球菌(13.0%)、肺炎克雷伯菌(8.3%)、屎肠球菌(6.4%)、溶血葡萄球菌(5.2%)。按年份分析,近5年CNS的检出率为25.0%,相比前5年的39.4%,检出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7,P=0.001),但CNS内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科细菌近5年总体检出率为36.6%,较前5年检出率的27.4%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0,P=0.0 4 3),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上升最为明显(22.2%vs 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 3 8),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10.6%vs 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31,P=0.068),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真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原学检出率排位,近5年检出率前6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2.2%)、表皮葡萄球菌(17.1%)、金黄色葡萄球菌(14.4%)、肺炎克雷伯菌(10.6%)、屎肠球菌(6.9%)、白念珠菌(6.0%),而前5年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2.1%)、大肠埃希菌(13.9%)、金黄色葡萄球菌(11.5%)、溶血葡萄球菌(6.3%)、屎肠球菌(5.8%)和肺炎克雷伯菌(5.8%),大肠埃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真菌的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排位有所上升(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