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理论模型预测的磁性量子临界行为[2]》

《表1 不同理论模型预测的磁性量子临界行为[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磁性量子相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量子相变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描述。Hertz、Millis和Moriya基于巡游电子体系和序参量的涨落,发展了量子相变理论。Hertz最早用重整化群的方法处理巡游电子体系中的量子相变,提出了有效维度的概念:deff=d+z,其中d和z分别代表材料的空间维度和动态临界指数[17]。这样,Hertz就可以把一个d维材料体系的量子相变等效为一个deff维的经典相变进行处理。之后,Millis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改进[18]。Moriya则用自洽的重整化方法来研究量子相变[19],得到了和Millis类似的结果。但与Hertz和Millis模型不同的是,Moriya考虑了不同自旋涨落模式之间的耦合效应。Hertz—Millis—Moriya的上述理论(简称HMM理论)在定性解释f电子和d电子体系的量子临界行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该理论沿袭了朗道费米液体理论中的“准粒子”概念。如果在量子临界点处电子有效质量发散,则“准粒子”的概念将不再适用,HMM理论也将受到挑战。除了HMM理论,Lonzarich也发展了基于巡游电子体系自旋涨落的唯象理论[20],得到了和HMM理论类似的量子临界行为。Lonzarich提出,在靠近量子临界点时,自发的自旋涨落频率不断减小,但是幅值和范围不断变大,最终导致动态磁化率的发散。作为总结,表1列举了不同理论模型预测的量子临界行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