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观澜河流域降雨径流污染初雨弃流量分析》

《表6 观澜河流域降雨径流污染初雨弃流量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雨型的南方典型小流域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19可知,在7场有效监测降雨场次中R-3降雨场次在产流初期偏离平衡线幅度最小,R-6、R-5、R-4、R-2与R-1降雨场次在产流初期偏离平衡线幅度较小。根据研究者对于初期冲刷效应的不同定义:“初期20%的径流贡献50%的污染负荷”与“初期30%的径流贡献70%的污染负荷”来看,符合初期冲刷效应的降雨场次为R-6(双峰型)、R-5(双峰型)、R-4(前峰型)、R-2(前峰型)、R-1(前峰型)与R-7(前峰型)这6场降雨。结合其降雨要素特点分析,前期干旱时长大于4 d,降雨雨型为前峰型与双峰型的降雨易发生初期冲刷效应。同时,为制定城市小流域的初雨弃流量,分析这6场降雨径流量占总径流量20%时刻的降雨量与对应的径流污染物浓度,其结果如表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