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林隙样地基本特征》

《表1 各林隙样地基本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椴树-红松林林隙大小与枯叶分解对土壤香草酸含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保护区天然椴树-红松林内,分别采集红松、枫桦、椴树等3个树种当年凋落的枯叶。带回实验室内进行筛选、去除杂物,于80℃条件下烘干8 h,按树种分别定量称取烘干后样品20 g,装入网眼为0.5 mm,大小为20 cm×20 cm的尼龙网分解袋中,并用聚乙烯线缝合好后放于封口袋中备用。选取样地以基本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大、中、小林隙各1个,以林木相对整齐、林木分布均匀、远离林缘的林隙中心的郁闭林分作为对照(CK),试验样地基本特征见表1。3个林隙的形状均接近椭圆形,林隙面积均按照椭圆形面积公式S=π·ab/4计算(其中:π为圆周率;a为林隙的长轴长度,m;b为林隙的短轴长度,m),林隙大小按照H/D值(其中:H为林隙边缘木平均树高,m;D为林隙长轴和短轴长度的平均值,m)来划分(表1)。在林隙中心和对照设置3个2 m×2 m小样方。移去原林型自然枯叶土壤表层,将其放在旁边后,分别将装有上述树种枯叶的分解袋各15袋放置在移去表层枯叶的土壤表层。分解袋放置时紧贴地表,其上用该林型原来的自然枯叶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