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原始种质库、核心种质库与优化核心种质库遗传多样性参数比较(1)》

《表4 原始种质库、核心种质库与优化核心种质库遗传多样性参数比较(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美洲黑杨群体结构分析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N:等位基因总数;Na:平均等位基因数;Ne: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I: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Ho:平均观测杂合度;H: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PIC:多态信息含量。下同。N:Number of alleles;Na:Average number of alleles;Ne:Average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I:Shannon’s informa

通过对比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检测位点的等位变异情况,发现核心种质在15个检测位点丢失了24个等位变异基因,在保留种质中挑选了15个美洲黑杨个体为补充种质,补充到核心种质中,形成优化核心种质库。优化核心种质库共包括34个美洲黑杨个体,筛选比例为10.06%(表3)。通过对比遗传参数可以看出优化核心种质库的等位基因保留比例达到100.00%,其他遗传参数(Ne、I、Ho、H、PIC)均高于原始种质库。与核心种质相比,Ne、I、H和PIC均增大,说明补充种质的加入提高了核心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表4)。通过t检验结果表明优化核心种质库与原始种质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代表原始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表5)。通过对补充种质的PCo A分析,可以看出补充种质进一步扩大了核心种质的分布范围,使优化核心种质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