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焙烧矿物相组成: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溶出性能研究》

《表4 焙烧矿物相组成: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溶出性能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溶出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三种焙烧矿取样进行XRD分析,如图3所示,对图谱进行分析得出各样品中物相组成见表4。由图表可知,三种温度下的焙烧矿中均未发现黄铁矿相,也未发现转化为其他含硫矿相;与原矿相比,焙烧矿中均发现原矿中不存在的赤铁矿相,表明悬浮焙烧能使铝土矿中的黄铁矿在高温下与烟气中的O2反应并生成赤铁矿,反应机理可解释为4Fe S2+11O2=2Fe2O3+8SO2[18,19]。同时,从图表中可以发现当焙烧温度升高至600℃以上时,焙烧矿中高岭石相消失,高岭石相是主要的含硅矿物,其在约540℃时发生脱羟基的反应生成偏高岭石(Al2O3·Si O2),但在XRD谱中也未发现明显的偏高岭石衍射峰,表明偏高岭石以非晶态存在于焙烧矿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高岭石在远高于540℃的温度下迅速进行脱羟基反应,从而造成晶体结构严重破坏,且铝土矿在焙烧炉中停留时间很短,降温过程迅速完成,来不及形成新晶体,所以高岭石晶体转化成非晶态的偏高岭石存在于焙烧矿中[20]。另外,在650℃焙烧矿中发现大量刚玉石相,而一水(软)硬铝石明显减少,表明一水(软)硬铝石在650℃的焙烧温度下可通过脱羟基作用使其结构水大量脱除,并迅速生成刚玉石相,使铝土矿中氧化铝活性降低,从而影响氧化铝的溶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