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EPIQ研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表1 EPIQ研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循证的临床质量改进对新生儿病房中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与基线对比,EPIQ方法干预后相应临床结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混合事件:表示研究对象至少发生一项目标结局

纳入的5篇文献中,2篇仅针对胎龄<29周的早产儿[21-22],1篇针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12];2篇未对胎龄有严格的要求[20,23],但足月儿的数据相对较少,故将胎龄≥37周的患儿排除。2篇文献均关注了上述6个目标结局,2篇文献分别针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这两种NI情况,1篇文献目标结局包括NI及BPD。将以上具有各篇文献中原始数据整理(见表1),并将针对同一临床结局的不同临床研究进行二分类资料常用的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