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茅口组各阶段古岩溶地貌单元及沉积相与测试产量关系表》

《表1 茅口组各阶段古岩溶地貌单元及沉积相与测试产量关系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岩相古地理及古岩溶地貌的恢复结果,结合油气测试资料,探讨川西北茅口组各时期沉积相及古岩溶地貌对于油气储集的地质意义(见表1)。结果表明岩溶高地中的溶丘与岩溶斜坡是有利的天然气储集单元,高产井(包括气或水)主要集中在岩溶高地的溶丘及靠近岩溶沟槽的岩溶斜坡带,优质储集相带则为台缘、台内高能滩。可见优质储集区带主要有高能滩与溶丘组合以及台缘斜坡与岩溶斜坡组合。分析认为第1种组合类型成因为沉积期处于浪基面以上的高能滩体具有相对较好的孔喉结构[34],在海平面下降暴露之后往往继承性演化形成岩溶高地上的溶丘地貌单元,受大气淡水淋滤进一步改善储集空间,并且溶蚀产物易于带走,最终保留较多溶蚀孔洞。第2种组合类型成因有所不同,其沉积相并非最有利的类型,台缘斜坡处于台地边缘与深水陆棚的过渡区,在顶部可能靠近台缘滩而发育一些相对高能沉积,但原始储集性整体上并不好,但由于各阶段沉积末期构造活动导致海平面下降,沉积期地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岩溶地貌的趋势,因此沉积期台缘斜坡继承发展为岩溶斜坡,岩溶斜坡主要以径流状态为主,溶蚀作用强烈[18,35-37],即使原始储集空间有限,依然能够改造形成孔洞型储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