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稀土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表3 稀土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频烧结钍钨坯条技术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1,结合表2可以看出,B、C工艺的最高烧结温度均高于A工艺的,并且总烧结时间也比工艺A的长。采用A工艺所得烧结样品的密度在16.35~16.94g/cm3,坯条密度较低,无法加工,而工艺B、C烧结温度达到2 800℃以后所得的坯条密度较工艺A的有明显提升,在18.30~18.70g/cm3,均已达到了后续加工要求。这是因为,在烧结阶段,增加保温平台和延长保温时间不但可使坯条内的气体有充分的时间排出,如果此时保温时间过短,气体来不及排出,当烧结后期坯条的致密化程度升高时,尤其是表面致密化的出现会将剩余气体封闭于坯条内部,造成坯条内孔隙较多而导致坯条密度下降[10],而且孔隙有充分的时间收缩、消失,增加坯条的致密度。通过密度分析得知工艺C较工艺B多增加了保温平台,但烧结密度变化不大。工艺B的几个方案相比较,延长最高烧结温度的保温时间,烧结密度略有提高,但变化不明显,说明在低、中温烧结阶段,气体挥发已基本完全,坯条内部空隙收缩完毕,过长的保温时间和增加保温平台的方式对坯条的烧结密度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