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0—2019年洞庭湖不同地类植被覆盖度分析》

《表2 2000—2019年洞庭湖不同地类植被覆盖度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洞庭湖区植被覆盖度下降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1可以看出,各地类变化面积很小,地表分类结果不能体现植被覆盖度下降的原因。因此,本研究针对洞庭湖区林地、水田、旱地、人口聚集区、湿地、湖泊6种地类,计算200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种地类2000—2019年植被覆盖度均呈增加趋势,趋势率为林地>旱地>湖泊>湿地>水田>人口聚集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为林地>旱地>水田>湿地>人口聚集区>湖泊;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率为负值的面积占该地类自身面积的比重表现为人口聚集区>水田>湿地>湖泊>旱地>林地;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率为负值的面积占全湖趋势率为负值面积的比重为水田>人口聚集区>湿地>湖泊>旱地>林地(表2)。汤旭光等[9]研究发现,千岛湖流域是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域,如河、湖附近的城镇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及其园地,其NDVI明显低于自然林地,本研究结果说明洞庭湖流域与千岛湖流域在该方面特征类似。植被覆盖度下降区主要集中在水田、人口聚集区和湿地地类,根据陈强等[1]的研究,洞庭湖区人工生态系统的频繁更新变化使其生产能力和稳定性都低于自然生态系统;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最低,易于受到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其结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