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14—2018年LISA集聚图统计结果》

《表6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14—2018年LISA集聚图统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学旅游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进一步检验各集聚类型的城市在统计学上是否显著,并运用Geoda软件绘制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集聚图,由于篇幅有限仅作出2014年与2018年LISA集聚图作5年内显著性变化对比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并将2014—2018年集聚图中所含的显著性信息汇总于表6中。由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仅有部分城市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意味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局部自相关性不强。在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城市中:没有城市处于扩散效应区,这主要是由于研学旅游竞争力受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研学旅游市场规模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任何一方面不足都将限制研学旅游竞争力的提高,而各因素较为完备的地级市多为省会城市或大都市,这些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往往较为分散,因此未形成高—高集聚的扩散效应区。处于过渡区的只有嘉兴市,嘉兴市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东部,紧邻研学旅游竞争力排名前三位的上海市、杭州市和苏州市,而嘉兴市被划分入较弱研学旅游竞争力区,与周边城市相比研学旅游竞争力差距巨大,因此嘉兴市处于低—高集聚的过渡区。处于低速增长区的城市有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和安庆市,值得注意的是这4个城市均属于安徽省,这也佐证了前文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安徽省各地级市研学旅游竞争力整体较弱的结果,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和安庆市均处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西部地区,四个市在地理空间上紧密相连,形成了低—低集聚的低速增长区。处于极化效应区的为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市与合肥市在研学旅游资源、经济与市场等方面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因此形成了高低集聚的极化效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