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20年国内电动汽车事故统计(1—9月,媒体报道总计32起)[12]》

《表1 2020年国内电动汽车事故统计(1—9月,媒体报道总计32起)[1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电动汽车事故致灾机理及调查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电动汽车不同状态下的事故进行深度分析,可以将电动汽车事故的失效模式归纳为电芯失效、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失效、绝缘失效、机械及密封失效、连接失效等;按照发生事故时车辆所处的状态可以归纳为碰撞、泡水、充电、静置自燃、行驶中自燃等[9,16-24]。车辆发生碰撞引起车辆局部发生类似针刺或者挤压效应,进而引起车辆动力系统发生电芯失效、绝缘失效或者机械失效等;车辆泡水会引起动力系统中电池发生内短路或者外短路,进而引发电芯失效或者绝缘失效;车辆充电时出现的过充或者飞线充电导致的连接失效都会导致电芯失效;车辆静置时出现的内部损耗和过放电会引起电芯失效和机械及密封失效;非法改装或者电气故障会导致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出现BMS失效及连接失效,进而引发事故。图4展示了电动汽车事故诱发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图中可以看出:电动汽车事故出现的失效模式都可以归纳为机械滥用导致隔膜破损、电滥用触发的内部或者外部短路、局部过热引起充电装置、电池单体或者附件着火等。首先失效的单体发生热失控会瞬间释放大量的能量,表现为喷出高温烟气、火星、电解液等,失效电池对周围电池剧烈传热的同时,喷出的电解液又会加速热失控蔓延的发生。当周围电池达到热失控触发温度时,热失控蔓延就会发生,进而蔓延至整个动力电池系统,最后表现为整车的燃烧或者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