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密度组标准地主要调查因子》

《表1 不同密度组标准地主要调查因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混合效应的飞播马尾松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2014年7月,在对飞播马尾松分布区进行踏查的基础上,选择人为干扰程度低、下坡位20~30年林分密度组I(900~1 500株/hm2)、密度组II(1 500~2 100株/hm2)、密度组III(2 100~2 700株/hm2)、密度组IV(2 700~3 300株/hm2)分别设置标准地,每个密度组4个重复,共16个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30 m×30 m。对胸径大于2 cm的乔木进行每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胸径(DBH)、树高(H)、枝下高(HCB)、冠幅(CW)、株数密度(M)、标准地优势木平均高(TH)以及立地等因子,在标准地中选择5株树高长势较好的林木作为优势木,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TH。16块标准地共计马尾松2 354株,分别在各密度组随机选取3块共12块标准地的1 732株马尾松作为建模数据,剩下的4块标准地的622株马尾松作为检验数据,各密度组标准地基本信息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