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十三体势欹正比较:古篆端庄 平正颀长——论上博楚简《用曰》古文篆书书风》

《表十三体势欹正比较:古篆端庄  平正颀长——论上博楚简《用曰》古文篆书书风》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古篆端庄 平正颀长——论上博楚简《用曰》古文篆书书风》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也有学者认为篆引瘦长形体是结构复杂造成的。由于竹简书写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文字结构的繁复性”在简文布局中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文字结构的繁复性”是指由于单字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文字所占空间(在竹简中尤其是指纵向空间)较大,如《吴命》简5上“釜”“悬”“后”等字。它与“单字形体特征”是有区别的,如单字结构简单的“不”字可因书手的主观因素而有意将单字写得较长或较短。[5]笔者认为这不是结构复杂造成的,应该与底本以及抄手工谨、端正等主观意识等多种因素有关。如上文所举“用”“于”“隹”“成”笔画少而结构简单,均为瘦长形体,并未因笔画少而写得扁方。周凤五先生曾经提出用古文篆书来分析楚简[6],《用曰》的确接近古文篆书。还有一种可能,来源于早期楚金文,如《王孙遗者钟铭》等。李零先生曾经分析《语丛》一至三风格为规整、富于装饰、修长、古意,源于模仿青铜兵器铭刻金文。罗运环先生指出《用曰》与《鄂君启节》的书风相近,均颇有道理。下面试通过与春秋战国楚金文的比较来分析《用曰》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