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地貌区潜育水耕人为土的微地形特征》

《表1 不同地貌区潜育水耕人为土的微地形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潜育水耕人为土成土环境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和山丘谷地等地貌区,潜育水耕人为土可与铁聚水耕人为土、铁渗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呈复区分布。从分布的面积来看,潜育水耕人为土在这些地貌区都属少数土壤,其出现主要与微地形有关(表1)。在水网平原,潜育水耕人为土出现在碟形洼地、垟心或湖沼地带,周边常常有高密度的水网,许多情况下潜育水耕人为土被湖泊或河流所环绕,常常是“河头田”(即离河边的田块)分布的是简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土,而“里进田”分布的是潜育水耕人为土。在滨海平原,潜育水耕人为土只出现在低凹地块,其地表海拔常常比周边农田低30~50cm。河谷平原的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宽阔河漫滩的洼地和牛轭湖位置或河谷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区域;在河漫滩的带状低槽地块以及与高一级阶地接壤的凹形低洼地带或排水不畅的区域是地下水位较高且常有地表水汇集区,易形成潜育水耕人为土。山丘谷地的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垅底田”与“垅心田”中,且常常存在透水性较低的土层或基岩,还常常受冷泉水和侧渗水的影响。沟谷的宽窄和比降对水耕人为土中的潜育特征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比降小的宽谷由于流水缓慢易滞水,易发育为潜育水耕人为土;而比降大的窄谷则很少出现潜育水耕人为土。调查表明,地下水位高低与水耕人为土潜育化程度关系密切。在平原地区潜育水耕人为土的冬季地下水位多在25~55cm。地下水位小于25cm的水田虽然潜化化程度非常明显,但因其整个土体较为软糊,犁底层发育较差,缺乏发育明显的水耕表层,不能满足水耕人为土的诊断要求,其土壤在分类上属于潜育土土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