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晚泥盆世地层划分沿革表》

《表1 晚泥盆世地层划分沿革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黄山区-泾县地区晚泥盆世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丁文江[6]于浙江省长兴县煤山西北之五通山创名“五通山石英岩”,时代为泥盆纪。潘江[7]于南京龙潭擂鼓台首次发现鱼化石,并确定时代为晚泥盆世,将“五通砂岩”改称“五通系”。李星学[8]改称五通群,并划分观山组和擂鼓台组。《长江中下游地层志》[9]称为五通组与陈家边组,五通组又分为擂鼓台、观山上下两段;《安徽省岩石地层》[10]称五通组,其下分为擂鼓台、观山两段;1∶20万安庆幅、旌德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1]、《安徽地层志泥盆系和石炭系分册》[12]、《安徽省区域地质志》[1 3]、《江苏省岩石地层》[1 4]、《浙江省岩石地层》[15]均称为五通群,下分为观山组、擂鼓台组。1∶25万安庆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6]、杜森官等[5]将原擂鼓台组解体为晚泥盆世擂鼓台组和早石炭世陈家边组。本研究认为晚泥盆世仍使用观山组和擂鼓台组更为合适,具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