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低温铁素体球铁化学成分设计》

《表2 低温铁素体球铁化学成分设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轨道交通用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件制造技术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原铁液Si:0.8%~1.0%;使用压片法检测原铁液中C含量。

合适而稳定的化学成分是稳定生产-40℃时V型缺口冲击值达到12 J以上的低温铁素体球铁件的首要条件。表2是低温铁素体球铁的化学成分设计。C能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增加铁素体含量、改善韧性,使脆性转变温度略有降低,但过高的碳含量会降低伸长率;Si能固溶强化铁素体,但过高含量的硅会降低低温冲击韧度;C、Si的含量控制应根据铸件壁厚、球铁基体组织要求、铸造工艺性能和生产成本等综合考虑,一般w(C)=3.7%±0.20%、w(Si终)=2.1%±0.20%;Mn易造成晶间偏析,降低塑、韧性,铁素体球铁应尽量降低Mn含量;降低原铁液的S量可以减少保证球化所需的残余Mg量,减少夹渣、缩孔、针孔等缺陷,应控制在0.015%以下;P对要求低温性能的球铁危害较大,应控制在0.03%以下;铁液中的Mg先脱S、脱O,然后才起球化石墨的作用,故w(Mg)=(w(S)×0.76)+0.025%,典型控制范围为±0.005%,其他球化元素如RE中的Ce、La等仅起替代球化元素Mg和中和某些干扰元素的作用,RE残留量高易引起白口倾向加大、产生碳化物,因此Mg与其他球化元素残留量之和要控制在0.06%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