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红黏土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2 红黏土物理力学指标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黔中地区浅覆盖型岩溶塌陷成因机制与防治对策——以紫云县白云小学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塌陷区处于地下水强径流带上,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位长年在基岩面上下波动,当上覆土体充水后处于饱和状态时,多处于可塑状态,力学强度较低,且自重较大,稳定程度较低。通过对塌陷区7个钻孔土样测试结果分析(表2),可看出覆盖层天然含水量(w)较高、孔隙比(e)大、液性指数(IL)低等特点;而内摩擦角(C)、粘聚力(φ)低、压缩性(α1.0~2.0、Es1.0~2.0)中等等特点。由于下伏岩溶发育,为地表土壤漏失提供了前提条件,当上覆土层自重较大时,必然形成一定大小的土洞,当土洞上部土层的承受力大于自重应力时即发生塌陷;当土洞或溶洞继续扩大,上部土层的自重力及外部荷载超过土层所能承受的抗剪强度后,即形成岩溶地面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