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0.5 mm2屏蔽电缆试验数据表》

《表1 0.5 mm2屏蔽电缆试验数据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传输电缆频响特性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是不同长度0.5 mm2传输线与1.0 m长同轴电缆试验结果记录表,表中信号幅值误差按式(1)计算,幅值误差正值表示放大(也称增益),负值表示衰减。图2是信号频率与幅值误差曲线。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长导线传输对信号幅值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衰减,而是在某一频率段产生增益之后才开始衰减。在0~20 k Hz频率以内,3种长度的导线产生的误差相当;50~150 k Hz频率段,导线越短产生的信号幅值误差越小,信号频率为100 k Hz时,47 m、100m、180 m长导线产生的信号幅值误差分别为0.91%、6.28%、18.02%;信号频率为200 k Hz时,信号幅值误差分别为5.38%、25.08%、21.93%。3种长度导线产生的最大增益误差分别出现在650 k Hz、300 k Hz、150k Hz,误差值分别为42.53%、39.18%、30.22%。这说明导线越长出现最大增益误差的频率点越小;文献[6]中把某个频率点信号产生最大增益频率点的现象称为反射。47 m长导线在800 k Hz的信号频率范围内误差均为增益误差,100 m、180 m长导线产生幅值最大增益误差后,逐渐过渡为衰减误差值,且呈波浪式变化。从图2可知,在50 k Hz频率以内,幅值误差曲线平坦,47 m、100 m、180 m长导线产生的幅值误差分别小于1.9%、2.5%、4.5%。从表1数据看,在试验信号频率范围内,某些频率点并不是导线越长产生的误差越大,如450 k Hz时,47 m长导线产生的误差远大于100 m和180 m长导线产生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