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赣江流域干旱事件等级划分》

《表3 赣江流域干旱事件等级划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Copula函数的赣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直观地了解赣江流域干旱的空间特征,通过对比流域内干旱历时与相应烈度,合理划定干旱两变量联合下的干旱类型,见表3。计算39个站点两种情况下不同类型干旱的联合重现期,以更细致地刻画干旱事件的特征,利用Arcgis10.2中的反距离权重法对其空间插值,得到重现期空间分布特征(图5)。由图5可知,‘且’的重现期均大于‘或’的重现期,重现期随干旱类型从轻旱以上到特旱以上逐渐变长,符合一般规律。轻旱及以上的两种重现期在1年左右,并且空间分布非常相似,该类型干旱在流域边界的南部和西部最常发生。‘或’的中旱以上重现期全流域基本相同,均在1.2年左右。‘或’的重旱以上和‘且’的中旱以上及重旱以上分布相似,流域中南部的重现期长于北部,这与轻旱以上的重现期分布特点相反。‘或’的特旱以上流域中部和南部小范围的重现期在7年左右,‘且’的重现期北部和中部相对较长在50年以上。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干旱烈度越长,对区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跨季节的重旱以上干旱事件‘或’的重现期基本都在4年以下,‘且’的重现期最长也不到7年,中北部的樟树、峡江和新干等地仅3年左右,面对这种重现期短、持续时间长、烈度高的干旱事件需要提高区域抗旱能力。赣州中北部的安远县、石城县等地‘且’的重现期最短,为12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