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1 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及其优化策略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笔者以马世骏复合生态系统[6]、Cooke区域创新系统[7]、Bathelt关系经济地理[8]为理论基础,秉承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国际性与地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参考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城市竞争力指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可持续城市标准指标体系等成果[1],克服了传统基于城市自身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规模数据,采用引力模型而计算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关联的不足,从城市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合作条件2个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大领域19个指标组成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9,10]。其中,中国制造业500强总部数、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银行总分支行数、“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合作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机场客货运量、铁路班次数量、互联网用户数、空气质量指数(AQI)等9个指标用于测度城市外部合作条件,其他10个指标用于测度城市内部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