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1 The sample location, rock type, age distrib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Yulong porphyries》下

《Table 1 The sample location, rock type, age distrib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Yulong porphyries》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磷灰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斑岩矿床中,F/Cl也是不同的,F/Cl与Cu、Mo的含量有着一定的关系。Sotnikov et al.[20]认为,斑岩矿床的Cu/Mo比值越高,F/Cl在流体中的比值也越高。在玉龙斑岩铜矿带的含矿斑岩(样品83-258和83-271)磷灰石样品中,F平均含量为38146μg/g,Cl的平均含量为2265μg/g,F/Cl比值高达16.8,而玉龙斑岩的Cu/Mo储量比值为43.3,是以铜为主、钼为辅的斑岩铜矿床。磷灰石F/Cl比值可以有效地示踪其形成体系中的F和Cl的含量特征,同时F/Cl比值与斑岩矿床的Cu/Mo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玉龙斑岩铜矿带是典型的陆内成矿带,区别于环太平洋带的斑岩铜矿带[3?4]。由大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岩浆弧,主要发育斑岩Cu-Au矿床或富金斑岩Cu矿(岛弧)和斑岩Cu-Mo及斑岩Mo矿床(陆缘弧)。而全球斑岩铜金矿床多数与俯冲带有关,例如环太平洋带的超大型铜(钼、金)矿床占世界总储量的70%。与之相比,玉龙斑岩铜矿带则是在大陆碰撞带陆内造山环境下形成的Cu(Mo)矿床,早期发育斑岩Cu-Mo-Au矿床,晚期发育斑岩Pb-Zn矿床,这些矿床主要沿古老的、再活化的岩石圈不连续带分布,受网格状断裂系统控制。而秦岭钼矿带形成于造山后(或非造山)伸展环境,大量发育斑岩钼矿床和斑岩金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围绕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稳定地块边缘分布,受地块边缘再活化的岩石圈不连续带控制[42]。Robb[43]认为,相对于钼(铜)矿和钨(钼)矿,铜(钼)矿形成于更浅部的地壳,对应的流体作用更为强烈。陆内成矿系统的成矿位置较浅,要求有更富集的流体作用参与,而磷灰石中的流体元素F含量高达3%~4%,即使远离俯冲带,依然能够为成矿提供有利条件。而俯冲带储存了大量的流体,在岩浆分异晚期,由于F和Cl的分配系数不同,F多数在热液矿物中富集,而Cl则残留在流体中,是俯冲带流体的主要组成部分[44]。一般来讲,含矿岩体的F应该高于不含矿岩体,因为含矿岩体中流体元素丰度更高一些,因此有更多的F游离出来最后进入磷灰石中,多余的F则形成黄玉、萤石等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