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生态区覆膜栽培对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丰度的影响》

《表3 不同生态区覆膜栽培对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丰度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丰度在不同生态区、不同处理及不同生育期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表3);其变化规律与稻田CH4排放通量变化基本一致,CH4排放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和中期,对应的水稻穗分化期土壤产甲烷菌丰度远大于齐穗期;北方单季稻穗分化期在移栽后51 d,BM处理的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CK,相对应CK的土壤产甲烷菌丰度与BM处理相比显著提高17.8倍,而BM处理的土壤甲烷氧化菌丰度比CK显著提高了11.4倍;南方单季稻穗分化期在移栽后52 d,正好是第2个CH4排放峰,BM处理的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CK,相应的土壤产甲烷菌丰度与CK相比显著降低51.1%,而土壤甲烷氧化菌丰度与CK相比显著提高3倍;北方单季稻齐穗期在移栽后78 d,正好处在第2个CH4排放峰,BM处理的CH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CK,相应的土壤产甲烷菌丰度与CK相比显著增加5.6倍,土壤甲烷氧化菌丰度在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南方单季稻齐穗期在移栽后81d,BM处理的CH4排放通量与CK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BM处理的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丰度均显著高于CK,增加倍数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