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核电厂熔堆事故统计表》

《表1 核电厂熔堆事故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核电厂定量安全目标溯源及其存在问题剖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因很多核电厂事故影响不大,因此资料显示不全,在此部分核电厂以地区代称。

核安全的最终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建立的安全目标应被公众理解和接受。但是基于概率风险分析技术得到的CDF、LERF等指标,仅是用逻辑分析方法计算出的概率,这类概率无法经过实验验证,当CDF/LERF与经验统计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时,基于其实施的定量安全目标也就难以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从公众角度讲,堆芯损坏频率应为历史上发生核事故的次数除以总的运行堆年数,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按照堆年数量直接累加估算多堆年的CDF是不准确的,但可以用于粗略估算。照此估算,截至2019年,世界范围内已经具有超过17 000堆年的运行经验[29]。2016年国际学者整理的216起核事故数据库中,发生核电厂熔堆事故的有10起[30],具体见表1。由此推测出熔堆的历史数据统计频率约为10/17 000=1/1 700/(r·y),显然这并不满足上述CDF概率指标的值(10-4),由此引发了公众对核电厂运行风险的质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