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广东省森林土壤化学性质》

《表1 广东省森林土壤化学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东省森林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α=0.05)。下同

按照《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研究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技术规范》,在广东省内布设森林样地,于2011—2013年进行调查、采样。土壤样品采集后除去动植物残体和碎石,带回实验室后过2 mm筛,风干保存。另取一部分吹去植物残根,研磨并过100目筛保存。本研究选取其中164个具有植物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数据的森林样地的0—10 cm表层土壤作为实验样品。164个样地分布图如图1所示,样地分布随机分布于广东省,满足森林生态系统最小调查样点数,且充分考虑了森林类型,林龄,优势树种,经营管理方式等因素,样地能够反映广东森林资源的基本状况。按照土壤类型,将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后发现,不同土壤类型间有机碳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下同)差异明显,呈红壤(37.98 g?kg-1)>黄壤(35.43 g?kg-1)>赤红壤(26.34g?kg-1)>砖红壤(12.54g?kg-1)的趋势。全氮(soil total nitrogen,TN)、全磷(soil total phosphorus,TP)变化不明显。砖红壤土壤pH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壤。红壤与黄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显著高于赤红壤和砖红壤(表1)。按植被起源及植被类型划分后可见,不同起源的森林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仅存在于乔木层,自然林的乔木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均高于人工林,而灌木草本层的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在自然林和人工林间的差异不明显(表2)。人工林中,针阔混交林的乔木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自然林中,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