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小流域面源污染监测指标》

《表1 小流域面源污染监测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与政策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实地监测是最能够表征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也将其作为首选方案开展研究工作。例如美国所采取的对照流域监测方案(PairedWatershed)[22],通过选择两个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气象特征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相似的流域,同时段开展监测工作,以核算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量。我国则主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表1),例如北京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小流域就通过构建溢流堰、流域入口/出口设置监测点位,开展流域水土流失过程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监测[23]。这些监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人们对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及其对水环境质量影响的认识。但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中涉及较为复杂的环境过程和营养物质地球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特别是在我国当前人为活动较为密集地区,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还会受到入河排污口以及固定源污染物排污口的影响,单纯采用监测手段可能难以有效剥离这些非农业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因此,监测技术在大尺度流域内使用时还需要同时辅以多年高分辨率的空间和时间数据,以及长时间序列的水文、水质同步监测数据,致使监测的成本较高,难以实施。此外,农业面源污染过程具有典型的“零存整取”属性,即很多情况下,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并非在一次降雨事件中完成,而是具有较强的滞后期,滞后的时间从几个月至上百年不等[24],这就使得基于监测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进行核算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