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龙泉山山前成都粘土粒度表》

《表1 龙泉山山前成都粘土粒度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龙泉山西麓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及构造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成都粘土在龙泉山西侧主要分布在金堂—洛带一线,直接覆盖在阶地和中生代基岩之上,厚度一般为2~7 m,主要分布在龙泉驿区以北,主要有黄褐色、棕黄色的粘土构成(见图3),粒径主要集中在4~32μm(见表1),结构较为疏松,分层性较差,发育有浅灰色的网纹构造且发育较为稀疏,含有铁锰质结核,见有零星的钙质结核。通过对分布于龙泉山西坡的成都粘土的光释光年代学样品测试,其形成年代在74.67±9.59~32.34±2.11 ka之间(梁斌等,2013),为晚更新世沉积。通过粒度分析,成都粘土粒径主要为4~32μm,其次为小于4μm,大于32μm的颗粒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实验证明,大于32μm的颗粒很难在空中被长距离搬运(Tsoar et al.,1987),沉积物来自于近源的沉积。另外,由于中更新世苏码头背斜已经隆起,龙门山的河流相沉积很难到达于此。因此,成都粘土为近源的风成沉积物,而非水流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