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Fe-Ce/SiO_2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制备碳酸二甲酯》

《表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Fe-Ce/SiO_2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制备碳酸二甲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Fe-Ce/SiO_2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制备碳酸二甲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反应压力0.5 MPa,反应温度140℃,醇酯比15∶1,催化剂质量分数0.5%,反应时间8 h。

据文献[33-34]报道,非均相催化碳酸丙烯酯酯交换反应的机理主要为催化剂表面吸附被解离的甲醇,同时碳酸丙烯酯通过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与甲醇形成中间体,中间体再与活化的甲醇进一步反应形成碳酸二甲酯和丙二醇。为了解各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评价不同Fe/Ce原子比例催化剂的酯交换性能,通过在相同反应时间内催化剂对于碳酸丙烯酯的转化率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结果如表3所示,未负载Fe的10Ce/SiO2表现出相对最低的活性,由于其碱性相对较弱。单金属5Fe/SiO2催化剂表现出比10Ce/SiO2较为优异的活性。在Ce负载量保持不变时,催化剂在负载Fe之后碱性位点增加,碱性增强,催化剂的酯交换性能也随之增加。在Fe负载量达到7.5%之后,根据TEM结果,Fe物种和Ce发生团聚现象,尽管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酯交换性能反而下降。在Fe负载量达到10%时,催化剂团聚更为严重,酯交换性能也随之下降。因此,催化剂的碱性和表面结构是影响其反应活性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