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岚皋县民主镇部分村级农家书屋情况统计(2015—2018年)》

《表1 岚皋县民主镇部分村级农家书屋情况统计(2015—2018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方高校开展文化扶贫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康学院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为笔者2019年9月调研整理所得。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大举措,从而将文化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4]。党的十七大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对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对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出了目标要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工程就是多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扶贫措施,国家希望借此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文化生活现状,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文化供给侧与需求侧未充分结合。由于对农村文化需求缺乏深入调研分析,因而提供的文化产品针对性不强,供需错位,群众参与度不高;二是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仍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笔者通过走访西部地区个别深度贫困县发现,国家为西部地区建设的农家书屋几乎成了摆设,2015年以来缺少后期投入和管理,从调研统计结果(表1)可见,农家书屋基本成了无经费投入、无人管理、无人借阅的“三无”设施,职能作用发挥极其有限;三是经费保障持续下滑。国家文化和旅游保障部公布的《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虽从2015年的193.87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242.93亿元,但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比重却从2015年的28.4%下降到2017年的27.0%再到2018年的26.2%,西部地区也是唯一一个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费占全国总量比重持续下滑的区域[5]。而西部地区截至2017年还有1634万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高达53.6%;贫困发生率为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6]。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文化扶贫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