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1-2015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值》

《表2 2001-2015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非期望超效率模型的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知,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效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低效率水平提升至高效率水平,多年效率最高均值出现在2015年,其值为1.01。辽宁省作为海洋大省蕴含丰富的海域资源,也积极加入海洋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在“十五”发展期间,辽宁省的海洋总产值年均增速为27%,海洋三产结构由64.7∶17.3∶18.0调整为2005年的47.2∶22.3∶30.5,海洋一产占比依旧最大,海洋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由于早期海洋生产技术较落后,这期间海洋经济总量的增长以海洋资源消耗和海洋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为代价,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的海洋渔业占据主导地位,渔业受气候、养殖技术、海水水质、人力等因素影响较大,且早期的海洋渔业投入主要来自民间,渔业从业人员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传统的海洋资源消耗型产业仍居于主导地位且增长方式高度粗放,同时受人力、技术的限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层次偏低,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对沿海滩涂湿地大力开发,海域利用度不高,生态效率在该研究期内提升并不明显,整体处于低效率水平。随后“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海洋经济继续持续高速增长,海洋总产值年均增速为21%,海洋三产结构变动速度加快并逐渐趋向合理化,海洋三产结构比例在这一期间调整为12.0∶44.2∶43.8,以渔业捕捞和养殖为主的传统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转型升级,海洋科技能力和研发能力的进步促使各类海洋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涉海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素养和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海洋生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由低效率水平达到中等效率水平。“十二五”在海洋资源、环境双重压力驱动下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海洋三次产业结构2015年调整为9.0∶34.6∶55.5,由海洋第二产业主导的“二、三、一”结构调整为海洋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结构。利用海洋高新技术发展传统的海洋产业,逐步由海洋资源开发向海洋服务转变,“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带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消耗量大幅降低,海洋生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效率值达到1.01,处于高效率水平,辽宁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后劲十足,资源消耗大、污染程度高的传统海洋产业也逐步由粗放型开发向集约效益型转变,在未来发展中仍需加强对海洋第三产业的优化调整,使海洋经济发展从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性产业到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服务业转变,海洋资源、环境压力减缓提高海洋生态效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