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板跳线用键盘开机

键盘开机跳线

目前许多主板都支持“键盘开机”功能,当打开此功能后,只需要按键盘上相应的键,便能启动电脑。虽然很多主板都支持键盘开机,但一般情况下此功能都被主板上的跳线屏蔽了。需要找打该跳线比较简单:

它一般位于PC/2键盘鼠标接口附件,按照跳线说明,将默认的“1-2”链接改为“2-3”链接就可以了。

还等什么?如果你的电脑主板支持键盘开机就赶快去试试吧~

AC’97声卡屏蔽跳线设置

如今的主板大多都集成了板载软声卡(俗称AC’97),虽然此类声卡能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但还是有很多人会单独购买一块PCI声卡插在主板上。不过当吧PCI声卡插在主板上后,用户往往会发现PCI声卡很难安装,很容易出现中断冲突,因为原来的AC‘97声卡还在工作。需要先关闭它才可以顺利的安装需要的PCI声卡。

要关闭AC’97声卡很简单,一般在集成声卡输出端的附近,都有一个“声卡屏蔽跳线”,只要将默认的“1-2”改为“2-3”就能将AC‘97声卡屏蔽,也有的主板把此类跳线设置在BIOS程序中,一般是把AUDIO选项设为”DSABLE”,默认为“ELABLE”.

好了,关于声卡跳线的设计说完了,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电脑维修知识库®无需注册即可在文章下面的留言栏留言哦~

BIOS写保护跳线设置

由于CIH(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的超级病毒,黑客是台湾的某某,后被警方逮捕,其名字在台湾可谓家喻户晓——电脑维修知识库®注)这样的牛X病毒能够破坏BIOS芯片(也就是写入一些破坏程序到BIOS中),所以后来的主板针对这种情况在主板上增加了一个“BIOS写保护跳线”。具备此跳线的主板BIOS芯片在刷新BIOS程序是,需要更改BIOS的电压才能写入BIOS程序——出于些保护状态(不能刷新BIOS)为5V,为处于写保护状态为12V。而用来调用这个电压的跳线也就是“BIOS写保护跳线”。该类跳线一般也位于BIOS芯片的附近,当把跳线帽插在“2-3”好跳线柱上是,则出于可写入状态;将它插在“1-2”号跳线柱上时,则处于写保护状态(主板的默认设置)。主板的不同跳线的位置和设置方法可能略有不同。

电脑维修知识库®提醒:此技术文章只做参考,我们不对此文关于跳线设置方法引起的一切结果承担责任。

主板的不同跳线的位置和设置方法可能略有不同。

电脑CPU电压跳线设置

电脑CPU电压跳线设置

电脑主板CPU的电压设置跳线一般位于CPU插座的附近,此设置跳线可以适当提高超频状态下的CPU的工作电压,能有效提高CPU的稳定性,这也就是超频玩家常说的“加压”,不过,提高CPU的工作电压会造成CPU温度升高,另外也对CPU的是哟个寿命造成影响。此类跳线一般都只能稍微提高CPU电压,并且分为几个档位,如+0.05V、+0.1V、+0.15V,一般不会超过0.3V,否则有可能烧坏CPU。此类跳线一般也采用跳线组的形式。当然,由于该类跳线都是为超频而设计的,所以只有小部分主板能看到此类跳线。除此之外,有些主板上还有设置CPU电压的vid跳线,这个我们在以后的内容中会详细介绍。

��������CMOS��������

CMOS����һ�㶼��BIOSоƬ����������Ҳ�����������ҵ���������˵�������dz��������Ƿ����ǣ�������ñ����1��2�����������ǣ�CMOS���ó���normal����״̬����Ҳ���������ʱ��Ĭ��ֵ����������ñ��1��2�����������������Ķ�����2��3����������ʱ��CMOS���ý��������clear������CMOS������������ǻ����뽫����ñ��ԭ�������²���1��2���������ϣ�������Բ��ܿ���Ŷ~

通过跳线设置CPU外频

目前的电脑主板大多都支持“软跳线”,也就是通过“BIOS”来设置CPU的外频,但是相当多的一些主板上还保留有CPU外频跳线的,其最基本的作用是:

针对不同外屏的CPU,在主板上正确设置其外屏,使之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其性能。

在外频跳线的附近一般都能找到一个白色字体的简单跳线说明。例如索命中的“1-2”的意思就是指“将1号与2号跳线柱用跳线帽链接起来”,跳线的旁边都对1号跳线柱用数字“1”或“▲”进行了标志,我们很容易就能确定跳线中各个跳线柱的编号。

CPU外频跳线设置说明

一起认识主板跳线的作用

不管是主板还是硬盘、光驱等驱动器,都能看到跳线的身影。那么什么是“跳线”呢?

所谓跳线,也就是镶嵌在主板、硬盘、光驱等设备上的金属插针(跳线柱),以及套在这些金属柱上的跳线帽。

跳线柱是一根根小金属柱,二跳线帽从外表看来是个有两个孔的塑料帽,跳线帽外层(塑料层)是其绝缘和保护作用的,它的里面有两块金属弹片,所以当跳线帽插在跳线柱上是,这两根跳线柱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通路。

跳线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并以此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确定CPU的工作电压、外频、驱动器的主从关系等。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跳线至少有两根跳线柱,但也可以有多根跳线柱。从排列组合的角度来看,具备多根跳线柱的跳线(应该说是跳线组)能够调节的状态远比只有两根跳线柱的跳线要多,所以这种跳线组往往用在电脑主板上,以此来调节CPU外频、倍频等(用来超频)。

另外,很多主板上还有DIP开关设置,用以替代跳线帽,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简单。DIP开关右上角通常有“ON”标识,表明开关拔向上部时为接通状态,这相当于跳线帽插入状态,向下则为断开“OFF”状态。

主板上需要设置“通断”关系的地方非常多,所以这里也是跳线最多的地方,比如CMOS、CPU、BIOS、声卡、键盘开机等等,对于初学电脑主板维修的新手而言,正确设置主板上的跳线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电脑维修知识库提醒大家:跳线非常重要,轻则主板工作不稳定,重则主板不工作,还有的甚至损坏其他元件。所以在调节跳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核对跳线名称、跳线柱编号和通断关系。虽然不同设备的跳线设置不同。

技术文档:怎样修复硬盘坏道?维修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
1、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是解决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手段,而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如果硬盘出现了坏道,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点击“开始检查”,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既可,它将对硬盘盘面作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作自动修正。其次,在Dos状态下,硬盘有坏道,计算机在启动时一般会自动运行Scandisk进行扫描,并将坏簇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2、诺顿工具箱中的NDD“磁盘医生”及PCTOOLS等相关工具对硬盘进行扫描也是修复硬盘坏道的最常用的方法。
3、如果硬盘上出现了无法修复的坏簇或物理坏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盘软件将这些坏道单独分为一个区并隐藏起来,这样可令你的硬盘延长很多正常的使用寿命。

技术固然重要,眼睛也要休息!

4、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可以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等。以Pctools9.0为例来做说明。用盘启动电脑后,运行Pctools9.0目录下的De.exe文件,接着选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 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all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然后OK回车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选中进入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硬盘有两个分区,找到C区,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回Coms设置,运行“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变成781,保存退出后重新分区格式化该硬盘。

硬盘维修方法,什么样的“坏硬盘”可修复?

通常我们可以修复的“坏硬盘”有几种情况:
1、引导出错,不能正常启动的。这种情况未必是“坏”,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区就有70%好。如若不行,应归入第三类。
2、可正常分区,可格式化,但扫描发现有“B”标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坏道
”。这里可不分“物理坏道”或“逻辑坏道”,“B”数量少的话(少于100个),基本上有80%可以修复为“好硬盘”。这种情况出需用一些通用的维修软件就可以解决。
3、不可正常分区,或分区完后格式化不了。这种情况要用到专业维修软件,视不同的牌子,修复率不同。一般达到50%左右。
4、通电后不转。这种情况一般是电路板故障,换掉电路板IC或整个电路板换掉即可。起转后视不同情况另做处理,60%以上是全好了,但有部分可能同时还有其他几类故障。

5、自检声正常,BIOS认不到盘。这是多种可能原因造成,如果是电路板接口问题则修电路板;如果是硬盘进入内部保护模式,则需用专业软件切换。Fujitsu硬盘出这种问题较多,修复率约90%。
6、通电后磁头声敲击不止。这种情况多是因为磁头损坏,但也有不是磁头损坏的。前者若非挽救数据就不必要更换磁头修复,而后者还有50%机会可以挽救。

7、通电后噪音大。除了少部分可以通过校正主轴解决外,一般不修。
8、遗忘密码。大部分的硬盘可以设密码保护,如不慎忘记密码,是极难解开的。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大部分牌子硬盘都可以用专业软件去除密码保护。
另外,有些硬盘受破坏严重,坏扇区太多(有的盘不可超过3000,有的则不可超过8000,有些却允许超过10000),解决办法是切除有问题的磁头,或降低容量,同时更改型号,也算是一个可用的“好硬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修复率!
那么,修后的“好硬盘”与未修过的硬盘有何区别?答曰:对用户来说感觉不到任何区别,非专业人士看不出区别!因为用的就是厂家技术来修复,厂家技术员也未必看得出区别所在!

谈谈硬盘出现物理坏道的迹象及修复技巧

对于个人电脑用户来说,硬盘的更新频率一般没有CPU 或显示卡那么快–即使要买新硬盘,老硬盘也要挂在机箱里发挥余热,所以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硬盘出故障,尤其是当硬盘中保存了珍贵的数据资料时。硬盘属逻辑损坏倒也罢了,大不了重装软件,但物理损坏呢?其实只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用一些方法处理,一般也能解决问题。

首先来看看硬盘有了物理损伤,也就是有了坏道后有哪些现象:

1.读取某个文件或运行某个软件时经常出错,或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盘不断读盘并发出刺耳的杂音,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盘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区已坏。
2.开机时系统不能通过硬盘引导,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
3.正常使用计算机时频繁无故出现蓝屏。
对于前面3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有办法作或多或少地补救。以下提供了几种方法来对硬盘的坏道作修复,要注意的是,应该优先考虑排在前面的方法。
1.首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在Windows98的资源管理器中选择硬盘盘符,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在“工具”项中对硬盘盘面作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作自动修正。对于以上第2种情况即不能进入 Windows98的现象,则可以用Windows98的启动盘引导机器,然后在“A:>”提示符后键入“scand isk X:”来扫描硬盘,其中“X”是具体的硬盘盘符。对于坏簇,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
2.实际上,第1种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因为Windows98对“坏道”的自动修复很大程度上是对逻辑坏道而言,而不能自动修复物理坏道,所以有必要考虑对这些坏道作“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这些坏道上作标记,不去使用,惹不起还躲得起。记住第1种方法中坏道的位置,然后把硬盘高级格式化,将有坏道的区域划成一个区,以后就不要在这个区上存取文件了。要说明的是,不要为节约硬盘空间而把这个区划得过分“经济”,而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因为读取坏道周围的“好道”是不明智的–坏道具有蔓延性,如果动用与坏道靠得过分近的“好道”,那么过不了多久,硬盘上新的坏道又将出现。
3.用一些软件对硬盘作处理,其中最典型的是PartitionMagic了。这里以5.0版本为例:扫描硬盘可以直接用PartitionMagic5中的“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