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超频图解跳线+CMOS设置处理器外频倍频系数

在台式电脑主板维修中很少会去设置这个东西,但是就怕用户的电脑问题是由此引起的,所以学者这个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第一步设置主板频率

在这种主板上,这一组三针跳线设定主板频率,具体的设置在主板的说明书上有说明,比如我们要给AMDK6-3400的CPU设置跳线。按照说明书,将要短接的跳线用跳线帽短接。看了这两个例子,其他频率设定你也就明白了。

一款老掉牙的370CPU主板

CMOS中的软跳线的设置

组装好电脑后,检查各个连线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电脑开始自检,出现这样的画面后,按键盘上的DEL键,屏幕上出现一个蓝色的画面,这就是CMOS的设置画面, 一般主板的生产厂商提供一个主板设置项,这里的第一项就是,回车进入。

用MD万用版对硬盘坏道修复的小经验

由于本人(本文的作者-zhangjifa)不会用俄罗斯PC3000的硬盘修复工具,这次误打误撞用MD竟然修复了几乎全部坏道的两块硬盘,下面分享下过程:

2个硬盘,一个是迈拓4.3G,一个迈拓10.2G,故障基本相同,修理方法一样,开机后系统进不了桌面或进入后死机。

我先用效率源检测,从头开始就是坏道,连成片,并且检测速度超慢,我检测了20分钟左右,已经有几十个坏道,也根本没有坏道终止的迹象,看样子检测一天都检测不完。我接连从中间取了几个点开始检测,也全部是坏道;

我又换了Hddreg 1.41开始修复(我为什么不用效率源修复呢?因为用它来修复完全是做无用功,这里就不谈了),也是从开始就是坏道,修复速度超慢,半小时修复了12个坏道,估计全部坏道有几千或上万,如果能修复完要N天,其实这样的硬盘是只能报废了;

我再用坏盘分区器试试,也是不行; 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再试了DM万用版,进入DM的实用工具程序后先用“填充全零”,大约30分钟完毕,再用低级格式化一遍,20分钟左右结束,我再用效率源和Hddreg 1.41检测,竟然坏道已经全部修复,一个也没有了。 现在10.2G的硬盘已经装在电脑上了,用了4天了,暂时无事。究竟有多少时间好用?只有天知道了。

还有2点要说的是:

1. 我过去也曾经用这个方法修过一个IBM的硬盘,无效,宣布报废,就是说并不是对所有硬盘都是有效的;

2. 经过这样修复的硬盘,我用ghost98恢复后,开机没有发现硬盘,我后来用98的全自动安装盘安装,结果OK,我想可能是ghost恢复的缺少引导文件的原因吧?

电脑维修知识库:这篇文章一看就是很老的了,大概是作者05年左右写的。不过对于广大学习硬盘维修的人员来说其中或许也有一些思路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可以用到。最后电脑维修知识库提醒大家——对于硬盘维修和数据恢复,最好是用PC3000或者效率源等专业正版维修工具。

电脑机箱电源测试仪

机箱电源测试仪简介

目前的电脑电源输出组数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路产生问题,电脑系统的硬件可能会工作不正常甚至烧坏有关配件。衡量电源输出电压输出是否稳定,通常一般的电脑维修人员肯能会使用万用表,但是对电脑维修效率会有影响,而且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此电脑机箱电源测试仪只需要接上电源的ATX接头就可以简单直观的知道电源各路的输出是否正常。这里包括了一个我们用万用表不能测到的POWER GOOD信号(POWER GOOD信号是电源开始供电后,需要提供一个POWER GOOD信号给主板,然后主板才会开始自我测试程序,如果电源各路输出正常,POWER GOOD信号不正常时,也会导致系统无法开机)此电源测试器的POWER GOOD就可以测试该信号输出正常与否。

新款ATX电源测试仪可以测试:4PIN/6PIN/8PIN, HDD电源接口/SATA电源接口, FLOPPY(软驱电源接头), 20PIN/24PIN  功能强大,为我们的电脑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机箱电源测试仪使用说明

1. 给待测电源供电
2. 把待测电源24P(20P)插头插入电源测试仪相对应的24P(20P)插座里
3. 查看右边七个灯(+3.3 ,-12V,PG,+5VSB,+12V,-5V,+5V)是否亮,全亮为好
4. 把待测电源HDD插头插入电源测试仪HDD插座里,查看左边两个灯(+12,+5V)是否亮,   全亮为好
5. 从电源测试仪拔出HDD插头,再插入P4(P6/P8)插头到相对应的P4(P6/P8)插座里,查看左边一个灯(+12V)是否亮,亮为好
6. 从电源测试仪拔出P4(P6/P8)插头,再插入FLOPPY(软驱)插头到相对应的FLOPPY插座里,查看左边两个灯(+12V,+5V)是否亮,全亮为好
7. 从电源测试仪拔出FLOPPY插头,再插入SATA插头到相对应的SATA插座里,查看左边三个灯(+12V, +3.3V,+5V)是否亮,全亮为好

电脑电源维修知识—带图详解电源内部构造及功能

这篇文章是摘自太平洋电脑网的一篇关于电脑电源知识的文章。觉得质量还蛮高的。而且电源知识也是学习电脑维修知识的必修内容。这里我也推荐一款电脑电源维修工具,见文《电脑电源维修工具——机箱电源测试仪》。好了,上正文~

首先,电源的作用是把市用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适合PC使用的低压直流电,目的是为了驱动机箱内的各中PC设备。大致转换过程为:高压市频交流输入 → 一、二级EMI滤波电路(滤波) → 全桥电路整流(整流)+大容量高压滤波电容(滤波) → 高压直流 → 开关三极管 → 高频率的脉动直流电 → 开关变压器(变压)→ 低压高频直流电 → 低压滤波电路(整流、滤波) → 稳定的低压直流输出。

下面我们跟随着电流流动方向来深入解析电源内部构造及其功能。

一级和二级EMI滤波电路

220交流电进入电源,首先经过一级和二级EMI滤波电路,这部分电路的作用就是滤除外部交流输入的突发脉冲和高频干扰,并且也减少开关电源对电网的电磁干扰,主要包括共模和差模连个模块。劣质电源往往会省掉这一部分电路以节约成本,但这样电源的抗干扰能力就会下降,对整个电网信号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2、主动式PFC和被动式PFC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通过CCC认证的PC电源,都必须增加PFC电路。PFC电路一般设计在第二层滤波之后,全桥整流电路之前,它在增流滤波电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时提高电源对市电的利用率,减少电能损耗,同时使用PFC能减少电源对市电和其它电器的干扰。

PFC电路一共有两种,一种是无源PFC(也称被动式PFC),它一般采用电感直接串联在整流电路中,成本较低,但EMI性能也较差,功率因数一般只有70%左右;另一种是有源PFC(也称主动式PFC),采用完整的开关转换器电路设计,能让整流电压不随市电变化而波动,功率因数可高达99%,但是相对成本也高出许多。主动式PFC输入电压可以从90V到270V,功率因数高,并具有低损耗和高可靠等优点;可用作辅助电源,而不再需要辅助电源变压器,输出DC电压纹波很小,因此采用主动式PFC的电源不需要采用很大容量的滤波电容。

主动式 PFC
被动式 PFC
电路
复杂
简单
功率因数
发热量
重量
较轻
较重
噪音
成本
较低
适应电压
90~264V
180~264V
稳定性

主、被动PFC特点对比

很多朋友以为使用哪一种PFC电路直接决定了电源的转换效率,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一款电源来讲,虽然PFC电路对其转换效率有着一定影响,但转换效率与PFC电路并没有直接关系,电源内部设计的合理性与用料的档次才决定了转换效率的高低。

3、高压滤波电容

接着主要是将高压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接电,由全桥电路整流和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滤波来完成,对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许多朋友喜欢用这里所用电容容量的大小来判断电源的功率和用料档次。

4、功率转换电路

把过滤后的高频率的脉动直流电转化为低压高频直流电,这一步由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来完成。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一般由3部分组成,图中最大的一个是开关变压器,又称高频开关变压器,旁边被散热片遮盖的是驱动变压器和辅助变压器(待机变压器),负责将PWM集成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开关管进行工作,同时还可以将开关管工作的高压区和集成电路工作的低压区进行物理隔离。

5、低压滤波电路

这部分电路的作用主要是将+5V和+12V直流电中的纹波过滤掉,输出纯净的直流电信号。低压滤波电路采用了容量更高的滤波电容,通常为2200微法,这部分直接影响输出电流的纯度。

6、主控芯片

还有不可忽略的是电源上所使用主控制芯片,主要用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调节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芯片同时还负责电压过载和电流短路保护,避免因电源固障时导致与其连接的电脑设备毁坏。虽然这些控制芯片在电源里面不象其他组成部分那么明显,但是它们却有着作为“大脑”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了解了电脑电源内部工作原理以后就不用对着电源问题发愁了。

——电脑维修知识库略有改动

示波器触发电平Level和触发极性slope的使用调节

触发电平(Level)

触发电平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试信号同步。电平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平。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平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下降。(如果你不知道神马是顺时针逆时针,你可以抱个指针式的闹钟瞧瞧——电脑维修知识库注)当电平旋钮调到电平锁定位置时,触发电平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平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平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 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触发极性(slope)

极性开关用来选择触发信号的极性。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增加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减少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共同决定触发信号的触发点。

示波器触发耦合方式AC,DC,LFR,HFR的选择

触发耦合(Coupling)方式选择
触发信号到触发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种,目前是为了触发信号的稳定、可靠。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AC耦合电容耦合。它只允许用触发信号的交流分量触发,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被隔断。通常在不考虑DC分量时使用这种耦合方式,以形成稳定触发。但是如果触发信号的频率小于10Hz,会造成触发困难。
DC耦合直流耦合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的频率较低或者触发信号的中空比很大时,使用直流耦合较好。低频抑制LFR触发时触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抑制(HFR)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抑制。此外还有用于电视维修的电视同步(TV)触发。这些触发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需要在维修使用中去体会。

电脑开机触发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图

今天讲到的在电脑维修中经常引起问题的开机触发电路。它很不“自觉”,所以大家要“懂它”才行

1、电脑的开机触发电路的构成

开机触发电路又叫主板加点电路,是利用电源(绿线被拉成低电平之后,电源其他电压就可以输出)的工作原理,在主板自身上设计的一个线路。此电路以南桥或I/O为核心,由门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少见)三极管、稳压器、32.768KHz晶体、电池等元件构成,整个电路中的原件都由紫线5VSB提供工作电压,并由一个开关来控制其是否工作。

电脑开机触发电路图(点击看大图)

2、电脑开机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座上有20个针,32.768KHZ晶体是ATX电源开关的振荡晶体,也是COMS的振荡晶体。插上ATX电源后,有一个待机电压输送到南桥或I/O,为南桥里面的ATX开机电路提供工作条件(ATX电源的开机电路时集成在南桥或者I/O里面的),南桥或I/O里面的AXT开机电路开始工作。并送一个电压给晶体,晶体起振,同时ATX待机5VSB通过电阻或稳压器供给主板PWR SW(开关)的PWR+引脚,PWR SW的另一个脚接地。当我们短接PWR SW开关时,POWER SW开关接通,会产生一个瞬间变化的电平信号,即“0”或“1”的开机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南桥或I/O内部的开机触发电路,使其恒定产生一个“0”或“1”的信号,通过外围电路的转换,变成一个恒定的低电平把ATX电源的绿线(PS-ON)置为低电平后,电源开始工作,并输出各路电压(红线5V、橙线3.3V、黄线12V)向主板供电,此时主板完成整个通电过程。

ThinkPad T60笔记本电脑不上电触发故障维修实例

某电脑维修公司笔记本维修工程师这天接一个联想产的IBM Thinkpad T60笔记本,客户拿来时是不上电触发,于是先开始检测:待机电流0.02偏低拆开机器后发现差不多5处有腐蚀。开始处理主板腐蚀处,处理完后发现还是原样 。没有办法 查主板的主供电和3V和5V,USB阻值开机电压,发现全部正常,估计可能哪里有短线了,没有办法跑电路吧,跑完实际结果不容乐观,供电电路。保护隔离电路 开机电路。全部没有问题,也没有发现短线的地方,真麻烦,我想应该是待机电路出问题了。要不就是3V,5V对地短路,保护了。在不经意的检查中发现,USB的5V没有出来,接着测量了下NQ的JZ,发现不对了取下NQ,换上全新的DBM NQ,加电测试,跑码。接屏,出现了IBMLOGO, Thinkpad T60维修结束。总结了一下,觉得维修还是需要耐心,不能着急,有时间觉得是大故障,其实未必,有时候觉得问题不大,其实可能非常严重。所以还是一步一步仔仔细细的检查清楚才是电脑维修的重中之中。

示波器使用方法之垂直偏转因素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示波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以对X轴和Y轴都是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为V/DIV、mV/DIV。实际上因为惯用法和测量电压度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双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指代表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示波器屏幕上信号观点移动一格,则代表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钮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素缩小若干倍)。

例如,波段开关指示的偏转因数是1V/DIV,采用×5扩展状态时,垂直偏转因数是0.2V/DIV。

在做数字电路实验时,在示波器屏幕上被测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与+5V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之比常被用于判断被测信号的电压值。

示波器常用按钮-电源,灰度,聚焦,标尺亮度

一、电源(Power)

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了。

二、灰度(intensity)

旋转此按钮能改变观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一些,高频信号时就调大些。一般不应太亮。这样可以保护荧光屏。

三、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四、标尺亮度(illuminance)

这个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以适当的调亮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