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用高性能包装材料质量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922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B487 |
完成/联系人 | 周加彦 高翠玲 陈淑祥 姜允中 贺祥珂 陈欣 王兴东 |
来源省份: | 山东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齐鲁工业大学 |
所属部门: |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技术检测 |
研究主题: | 包装材料,阻隔性测试系统,检测方法,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000号 |
传媒
食品和药品质量涉及到每个人的健康,其储存和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主要依靠包装来保障。全球包装业营业额已逾5000亿美元,食品药品包装占整个包装行业大约80%。在中国因包装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失率平均为8%~10%。包装产品最关键的质量指标是其隔离环境中氧气、水蒸气等的阻隔性和材料自身迁移的安全性,如婴儿奶粉结块和异味、疫苗杂质等问题都与此这俩项指标有直接关系。对此,纳米添加、无机物蒸镀等高阻隔、高耐候、低迁移的高性能包装材料被广泛应用食品和药品领域,但对这些高性能包装材料缺乏精准的阻隔性和安全性检测与评价方法和手段。
该项目从高性能包装材料的阻隔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研制了高性能包装材料阻隔性测试系统、阻隔性预评估平台以及风险物质迁移安全评价体系,为安全、高效开发高性能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提供了质量保证。突破性技术如下:
(1)研制了高性能包装材料阻隔性测试系统。
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的红外光学、电解化学及压力差检测传感器,独创了-20℃到150℃的宽范围恒温控温技术,研制了可测试不同材质与容器包材的腔体结构支架,形成了国际首套了宽范围应用的包装材料阻隔性测试系统,解决了包装材料高阻隔、宽温度范围、异形包装检测的难题。
(2)搭建了高性能包装材料阻隔性的预评估平台。
建立-20℃到150℃范围内基础包材气体透过率数据库并根据Fick定律等建立阻隔性数据拟合程序,实现对任何厚度高性能包材在-20℃到150℃范围内任意温度下的气体阻隔性预评测,指导企业合理选材和质控。
(3)建立了高性能包装材料风险物质迁移安全评价体系。
针对高性能包装材料纳米颗粒的广泛使用,建立了包装材料中的不同纳米粒子的迁移模型,发现了纳米包装材料中纳米粒子迁移规律和粒子形态的变化;引入了纳米粒子尺寸等参数,发展了一种新型数学模型应用到纳米材料的迁移研究中,建立了材料中纳米粒子迁移的评价体系,该研究在国际尚属首次,为高性能包装产品的安全使用奠定技术基础。
项目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建立了国内权威、国际知名食品药品包装行业质量安全服务平台,获批工信部包装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总后军工产品检测试验机构、国家标准实验验证点,起草了中国包装产品的生产许可细则,开展了国家6大类包装产品风险监测工作,阻隔性国际实验室比对结果优秀;累计服务可口可乐、TUV等企业1500家,检测批次18000次,检测收入5340万元;研制、量产包装测试设备共计45种,销售3334台套,占全国份额78%,销售收入内实现产值32118万元,新增利润19826万元。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节省进口购置费6000万元。项目关键成果在九阳电器、鲁花集团、山东宏济堂制药等大型企业获得应用,三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8667万元。
该项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形成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7项,在研国际标准1项,发表论文105篇,培养正高级人员4名,国际标准召集人1名、国家包装标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研究生6名。
成果说明
项目在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莱阳鲁花丰益塑料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大型的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相关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该项目研究的阻隔性研究技术和预评估平台以及纳米粒子的安全性研究技术为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证了包装产品的质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提升,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