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建设》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85413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S126 |
完成/联系人 | 吴建强 刘凤玉 王平涛 李柱 顾静 李千目 赵霞 魏祥帅 冯祥 林初有 朱筱华 |
来源省份: | 江苏 |
完成单位: | 江苏省农业信息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 |
所属部门: | 江苏省农委 |
科研日期: | 2013 |
研究行业: |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农业服务业 |
研究主题: | 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覆盖率, |
传媒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同步”的战略思想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步伐指明了方向。农业信息网络已经渗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学习和生活,现代农业信息不但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更成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由于信息量少、传播速度慢、互动交流能力弱、地区局域性强,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必须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手段,提高农业信息覆盖率,适应现代农业、现代农村和现代农民发展的需求。本成果源于近几年来江苏省农业信息中心承担实施的一系列部、省级农业信息化专项,实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推广应用,属于农业领域。成果以有效协同、稳定可靠为特点,通过软件、传感、通信和控制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协作,兼顾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实现农业生产指挥调度、现代农业智能控制、信息进村入户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突破,为提高农业设施装备信息化水平、破解信息进村入户难题、提高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提供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现代农业生产指挥调度方式的有效协同,实现视频会议、即时通讯、语音电话、动态视频流、手机短信、移动互联网等多项功能有效协同,解决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监测预警水平低、信息服务能力弱、领导决策难等问题;发明模拟语音信号与数字文本的自动转换应答,实现电话语音与手机短消息互动应答,解决信息进村入户难、农村信息设施建设弱、农民接收能力差等问题;发明以传感网络为核心技术现代农业智能管控系统,解决了农业设施装备信息化水平低、设施农业重复投入等问题;发明传感网络系统的性能监控与多源资源优化组件以及动态服务的多流实时数据普适管理技术,通过事件关联和策略全局控制,支持大规模性能检测,支持系统的故障诊断、动态抗毁与自恢复,支持动态隔离和系统更换,实现了层次性的抗毁管理解决了传感网络面临的大规模部署、复杂事件处理和综合运维等问题。本成果背景项目分别通过了测试和验收,意见为“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后期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被评价为“该成果在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方面有显著创新,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有力推动了江苏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技术共申请17项发明专利和17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获2项软件著作权、1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项国家星火计划产品、5项产品认定检测报告、发表论文49篇。本成果技术成熟,在全省各市、县(市、区)得到全面应用,推广覆盖率达100%。从2010年到2012年,服务全省农业生产管理、防疫救灾、质量安全等重大指挥调度活动131次;实现对高效设施农业重点区域有效监控,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质量管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发送农业实用技术信息700余万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民320万人次。成果应用新增经济效益10多亿元,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