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盆栽的生理营养基础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8095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S685.11 |
完成/联系人 | 侯小改 郭大龙 刘改秀 李永华 易现峰 李成才 马慧丽 薛娴 樊涛 郑红霞 |
来源省份: | 河南 |
完成单位: | 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 河南农业大学 洛阳天盛盆养牡丹园艺有限公司 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 商丘学院 |
科研日期: | 2013 |
研究行业: |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 |
研究主题: | 牡丹,盆栽技术,品种选育, |
联系地址: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天津路70号 |
传媒
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亦是中国的候选国花,其花大色艳,形美香浓,深受国人和世界人民的推崇和喜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牡丹盆花是牡丹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花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其走进千家万户的重要手段。牡丹盆栽的生理营养基础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是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524030004;092102110024)、洛阳市科技攻关项目(0602042A-3;0802017A)等共同资助完成的科技成果。该成果针对牡丹盆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宜盆栽牡丹品种筛选为出发点,以探明牡丹盆栽的生理营养基础为突破口,以盆栽关键技术调控为手段,以提高牡丹盆花质量为目的,开展联合攻关。1.研究了牡丹花芽内源激素调控机制,为盆栽牡丹的促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2.研究了盆栽牡丹的水分生理和矿质营养特性,提出在营养生长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70%对牡丹生长比较适宜,植株各器官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与牡丹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吻合,为牡丹科学施肥、灌水提供了依据;3.对盆栽和地栽牡丹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明确了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栽培表现差异的生理生化调控基础;4.系统研究了营养液配方、施用方法及盆栽生根剂,为优质盆栽牡丹的培育提供了技术保障;5.研究了牡丹盆栽的最佳上盆时间、容器类型和体积对盆栽牡丹培育的影响等,为牡丹盆栽时选择最佳上盆时间、合理的盆栽容器、体积和科学的控制其生长提供了技术支撑;6.采用AFLP、SRA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株型、花型、花期等牡丹品种进行亲缘关系研究,为花色多样、花期及花型丰富的宜盆栽牡丹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该项目在盆栽牡丹水分生理及营养生理方面的研究有创新,关键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项目研究结果在CN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2篇,SCI收录3篇;出版著作1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该项目采用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法,已在多家牡丹企业应用,在提高盆栽牡丹的成花率,促进叶花协调生长,提高盆栽牡丹观赏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五年来,新增利润1.19亿元。应用该项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牡丹盆花,引领牡丹生产方式从田间粗放型向集约精准型转变,增加花农收入,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牡丹盆栽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给牡丹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