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药优势品种质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703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282 |
完成/联系人 | 梅之南 杨光忠 吴卫刚 孙德友 吴木琴 肖凌 侯俊杰 钟淑梅 胡振波 丁明和 尹世金 汪波 张书颖 赵亮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州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 甘肃九州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 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 |
所属部门: | 中南民族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道地药材,中药制剂,种苗繁育,中医药理论,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708号 |
传媒
该项目属于人口与健康领域。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的发展已成为关切中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科学问题、文化问题和民生问题。然而中药存在着产业链条长,药材质量不均一,质量标准偏低,标准化智能化较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临床疗效和产业发展。
该项目历时10余年,系统进行了基于湖北中药优势品种的道地药材规模化种植、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中药制剂大品种及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制订提升以及生产标准化智能化等研究。完成了湖北中药优势品种质控关键技术的构建及应用,实现了中药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双向融合,显著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主要创新点如下:(1)率先在道地产区开展了基于湖北优势中药大品种使用的党参、当归、天麻等7种道地药材的种子种苗繁育、田间栽培、产地采收加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稳定可控,从源头保证了用药有效性及可溯源。
(2)揭示了相关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理。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中药化学的理论方法,利用配体垂钓法、系统生物学的药物活性筛选及评价技术、高速逆流色谱以及计算ECD等多种关键技术研究了湖北14种优势与特色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了临床用药的科学内涵。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63个新化合物,筛选出12个在镇痛止痒等方面具有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系统研究了TRP通路介导的疼痛和痒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干预的分子机理。
(3)建立了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整体控制模式和相关标准。集成应用分子生物学、一测多评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和制订了龙牡壮骨颗粒、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中药大品种及茯苓、胎菊、天麻等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
(4)构建了基于智能在线测量仪表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AT)的在线质量监测系统,实现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的技术协同与集成,实现生产专用成套装备、自动生产线中的检测设备等关键短板装备的技术突破。
该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其中包括以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J.Clin.Invest.(IF=13.251)、J Allergy Clin Immunol(IF=13.258)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70篇;年销售额57.9亿元,提升国家标准22项,制订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3项,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该省中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