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点击下载 ⇩

①该课题为黑龙江省科技厅下达的重点项,目实施地点为黑龙江省科技厅承担省扶贫办09~10年扶贫工作的扶贫帮建村-拜泉县龙泉镇同乐村为主要实施地点,同时辐射拜泉其他乡镇和依安、克山、望奎等贫困县和贫困村.②构建一个农民联合体,帮助同乐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马铃薯协会和养猪协会,帮助同乐村成功注册了《同乐村农机合作社》,于2010年8月成功申请了省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促进了同乐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作物产量提高.引进示范大豆、玉米、马铃薯等新品种30多个,建立脱毒种薯繁殖基地,面积为500亩,水稻良种繁育基地300亩;示范马铃薯综合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面积6000亩,带动拜泉县10万亩辐射区,大豆窄行平播技术应用面积达到3000亩,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示范,环保型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新技术,集成技术示范核心区面积为500亩;生产抗病促生高效微生物菌剂120吨,核心示范基地2500亩;利用已开发的软件进行配方施肥和农事管理,初步实现了对农田的信息化管理.采用简易牛粪堆肥技术处理奶牛养殖区牛粪,同时建立村屯垃圾回收制度,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农村固体废弃物.通过远程培训、协同通信平台、飞信以及帮助试点村建立QQ群等手段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的应用示范,培育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及种养殖大户掌握现代信息利用方法,培训农民10000人次以上,培训农村技术骨干15~20人.③该课题是针对扶贫村进行的,针对扶贫村特点,示范应用见效快、增产潜力大和效益明显的技术,该课题从合作社和农民培训入手,提升农民接受科技的能力,并通过示范和大户带动实现科技的快速应用.④所采用的技术都是成熟的技术,适合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应用,同时具有非常强的安全性.⑤扶贫村农业增产增效技术的应用和示范,实现扶贫村的脱贫致富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显效,建议此类课题增加年限,至少3年.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