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点击下载 ⇩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是了解国情、把握国事、制定国策的重要战略性工作。然而,中国的资源调查工作分布于测绘、国土、农牧、林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没有统一的度量指标和标准,各家成果常相矛盾,很难从整体上把握综合地理国情。迫切需要创建综合地理国情监测的理论、技术、方法、装备、软件服务体系。项目从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指标、获取技术、管理方法和分析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与集成创新:

1.创建了覆盖全、种类齐、可衔接、能拓展的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12个一级类、60个二级类、158个三级类和40个四级类,既满足了国家监测要求,又能与其他自然资源调查衔接,在国内尚属首次。

2.研究了全流程、多种类、立体化的地理国情监测理论、技术与方法,构建了数据快速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典型化应用、泛在化服务的监测技术服务体系。在大区域高分辨率影像地表信息自动提取、地表信息变化检测、全自动数据质量检验、快速地图制图、变化监测的不确定性传播理论及度量等关键技术上有突破。

3.首创了地理国情信息“基本汇总-综合统计-专题评价”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库,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得到全面应用,在城市环境、城市空间格局、地表沉降以及违法用地等方面得到典型应用。

4.对城市时空大数据与物联网数据、实时大数据和专题数据的融合与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地理国情系列时空数据库和云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了多尺度、多时序、多源异构的地理国情信息“一张图”,推进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等“互联网+”新技术与地理国情监测的深度融合。

项目完成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1项,技术标准7部,论文109篇(SCI32篇,获全球年度ESI热点论文3次,被他引用总次数825次),出版专著6本,直接经济效益1.1个亿。

成果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城市群,推广至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对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进步起到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成果助力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服务冬奥会场馆规划建设,支撑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服务生态红线划定和百万亩造林选址,促进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工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了京津冀重点大气颗粒污染源评估和地表沉降分析,监测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间格局,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